【墨痕】从维基百科看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00 分钟
2024-8-15
2024-8-30
date
type
status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password
icon
URL

Wiki带给我们的启示

notion image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什么样才是最好的知识管理。我们随便去找,网络上和知乎里都有许许多多相关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我们有多少人想到过,其实全世界最强的知识管理方案一直摆在那里,几十年来从来没动摇过,那就是维基百科。这是大家都普遍没意识到的一点。不管是概念上针对组织或者企业的“知识管理”,还是我们狭义上的“个人知识管理”,本质原则上都是相通的。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维基百科的核心设计你就能知道。

首先,知识卡片要保持原子化

notion image
你能看到把每个关键词作为知识点标题,就是一张张的知识卡片,它在整个体系中是一个个的知识节点。而原子化的意思是说,每个知识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必须只围绕一个客观的单一主题来解释这个概念,不掺杂主观因素和创作成分在里面。如果百科卡片里在一个概念里东扯西扯脱离主题,或者出现很多夸张的形容词副词甚至情绪性词汇,你一定会认为那是主观创作的作品,而不是客观的知识性信息。

其次,在知识卡片之间要做大量的相互关联

就像“水果”、“香蕉”、“水果种植园”分别是三个概念,那在具体阐述这几个概念的时候,既要说清它本身的特征,也还会在内容里提到彼此的关联。所以你才看到百科页面那么多的超链接,它会把和这个概念相关的其他概念藏在链接里,不做展开说明。而且在认知学里“概念”这个东西就是分为内涵与外延两部分,如果说原子化这个原则解决了概念在内涵上的解释,那么概念的外延就需要用链接的形式把知识卡片关联起来,这样大家可以想象会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体系结构。所以知识之间只需要关联,而没有必须的包含。
notion image
这让我想起这套经常跟家里人玩的玩具『Story Cubes』,它的每个骰子的六个面都画着一个事物,玩的方法就是骰子掷出去之后每个人为它编故事。其实我们人类的本事就在这儿,只要你想象力够丰富,不管什么事物不管按照什么顺序都能讲出好玩的故事来。
所以我们人类一直会用树状和顺序的组织结构去理解世界和组织信息,以为国家必然包含城市,城市必然包含街区;或者说产品必须包含包装,而做包装必须先定品牌。但实际上最原本的知识体系是网状结构的。一旦梳理出了一个有秩序的结构出来,比如心理学、经济学、治疗天花的方法等,就增加了描述人类特定问题或文化现象的维度和目的性。因而知识本身非常客观和中性,只有在你每次使用它们的时候才有了意义,和更多创造性的可能。

第三,知识卡片内部要用大纲来组织内容

notion image
这也就是说,当遇到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到底用哪些方面来理解它和解释它?
比如对于“季节”这个概念,我们如果只给出了“季节有春夏秋冬四个组成部分”,那其实离解释清楚这个概念还远着呢。你会发现你忘了解释季节的产生原理,你忘了解释季节对气象的影响有哪些,后来你还会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国家把季节分成六个,所以固定划分成四个部分不一定全面…等等这些。
类似的,怎样才是一场好的演讲?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这些都需要大纲也就是框架来丰富自己的认知。框架大纲越完整,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就越是全面和专业。

第四,知识卡片最好指明相关的参考文献和来源

notion image
就是因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不是空穴来风,每张知识卡片的内容都是通过许许多多前人的积淀汇聚而成,同时也经常与无数前辈的创作和实践相关联,从而让概念的外延,通过这些方式进行了更多维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如果说知识卡片有血有肉有骨架的话,那指明相关的参考文献和来源,一方面是要说明自己的骨架是从哪些人或那些作品那里发源而来;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说明这个知识卡片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下,能发挥哪些具体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指导各种不同的实践。
其实这一点就是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地方,不管我们写篇文章,还是做场演讲,如果我们只会讲大道理,既很少能举出例子和权威出处,又很难告诉大家如何具体实践,就是因为在我们搜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缺乏这种追根溯源和举一反三的习惯。
因此我们应该以维基百科,作为我们知识体系搭建和管理的终极榜样,虽然因为精力和代价我们不可能做得像它这样如此完善,但学习维基百科的精神对我们日常的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践大有裨益。
 
上一篇
【Lachel】搭建一座属于你的数码花园
下一篇
【Ryooo】如何构建笔记系统-实际操作篇

评论
Loading...